“我也沒什么好說的,從基層來,就提一些與基層有關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洪建勝對記者說。本屆委員任職期間,記者跑了三年“兩會”,三次采訪他,他說的第一句話總是這句,而他提交的提案或建議也都很具體。第一次的提案是有關離休人員工資的;第二次他呼吁國家加大對柴油發動機電噴產業的扶持力度;今年,他提交的建議是有關加快國產數控機床成果應用的。 洪建勝說,“十一五”期間,國家陸續啟動了16項科技重大專項,“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是其中之一。國家花了很大力氣,想用國產數控機床取代進口產品。“實際上進口最多的還是我們軍工企業,被別人詬病的也比較多,但由于國產高檔數控機床在性能、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與國外產品還有一定差距,一些機床制造企業對相關應用工藝研究也不夠,加上裝備研制的要求越來越高,導致用戶對使用國產機床的信心不足,在國防軍工行業的推廣應用仍受到了制約。” 盡管如此,洪建勝還是對國產高數控機床充滿了信心。他說,自專項實施以來,機床制造企業突破了高檔數控機床研制的多項關鍵技術,并研制出各類型數控機床,部分高檔數控機床已在國防軍工企業得到了初步應用,如在某航空制造企業6臺國產高檔數控機床實現了12項典型飛機結構件的小批生產;某航天制造企業采用專項支持的10臺國產數控機床,開展了輕質高強材料、航天復雜機構和零部件的批量生產;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洪建勝認為,國防軍工企業是高檔數控機床的主要應用單位,為了國家戰略安全,同時也打破國外對高性能機床的封鎖,必須想方設法提高國產數控機床的研發水平,實現用國產自主研制的機床生產國防裝備的目標。 他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數控機床專項投入,繼續實施好專項,開展產學研用聯合攻關,全面滿足國防工業的重點制造裝備需求,有效降低國防軍工企業對進口設備的依賴,確保國家戰略安全;出臺鼓勵企業使用國產高檔數控機床的相關政策,如在技改投入中對購置國產設備可降低企業自籌資金的比例、減免稅金等,引導企業采購國產高檔數控機床;國內無法滿足需求而確實需要進口的設備,國內應同時安排研制,由用戶企業和國內機床制造企業聯合開展攻關,限期達到進口設備的關鍵指標,滿足用戶需求。 洪建勝知道,要想使國產數控機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必須走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道路,具體如何推進產學研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中航工業制造所的機床之所以好用就是因為他們對行業了解得很透徹。”洪建勝說,“希望國家加大支持力度,對影響到機床可靠性、穩定性的關鍵技術,進行攻關,促進成果應用。”
